萬通商務網訊:記者從省農委獲悉,經過全省上下全力抗災保種的共同努力,我省大田播種取得階段性成果,玉米播種面積創(chuàng)歷史新高,水田插秧全面掀起高潮。省農情18日統(tǒng)計,截至17日,全省玉米播種面積已達到10143萬畝,首次實現過億目標,比去年同期增加254萬畝,全部種在了高產豐產期。目前,5月1日前后播種的玉米已經出苗照壟,達到3葉一心,苗齊、苗勻、苗壯,是近年來玉米苗情最好的一年。各地工作的重心正由旱田播種向水田生產全面轉移,截至17日,水稻已插秧1564萬畝,占全省水稻面積的26%,水稻插秧由南向北全面掀起高潮。
作為全省兩大主要高產糧食作物,玉米和水稻播種面積對我省糧食總產頗具意義。近年來在政策和市場因素引導下,這兩大高產作物面積逐年增加。去年,我省玉米、水稻的種植面積分別達到9922.8萬畝和5730.7萬畝,產量達到577.6億斤和434.2億斤,分別占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47.4%和27.4%,占糧食總產量的50%和37.7%。今年盡管前期氣象條件不利,但由于全省搶前抓早,措施得力,各地各部門指導服務到位,高效利用4月下旬以來的高溫晴好天氣搶播快播,不僅春播進展順利,而且玉米播種面積大幅增加,為全省糧食持續(xù)穩(wěn)定增產奠定重要的基礎保障。具體工作體現如下特點:
一是組織領導到位。
省委、省政府對春耕生產高度重視,先后召開省委常委(擴大)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等5次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推進春耕生產,特別是強調保障玉米播種面積落實。農業(yè)部門對春耕生產情況實行日報制,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隨時掌握工作動態(tài),并及時作出決策部署。各市地也都把春耕生產擺上農業(yè)農村工作的首位,全力組織推進;農業(yè)、水利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綏化市早在4月17日就召開了全市玉米播種現場會,全面啟動玉米播種工作,全市高峰期日播種量達到272萬畝,到5月15日玉米基本播種完畢。
二是分類推進到位。
針對今年春澇形勢,各級農業(yè)部門根據崗地、平地、洼地等不同耕種條件,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提前拿出具體播種技術意見,科學指導各地搶前抓早,加快播種進度。哈爾濱等南部地市4月18日就開始大田播種,始播期基本與歷年相同。齊齊哈爾市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啟動,集中領導、集中人力、集中時間,量化目標、細化責任、強化措施,全力加快播種進度,大田播種在全省率先告捷。
三是農機調配到位。
各地搶抓4月下旬以來氣溫回升的有利時機,充分發(fā)揮13.3萬臺整地機和58.6萬臺各類播種機作用,實行大中小機械結合,歇人不歇機,延長作業(yè)時間,提高作業(yè)效率,全力搶播快種,全省日最高播種進度超1300萬畝。各地注重發(fā)揮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引帶作用,通過新型經營主體先行先動,有效帶動春耕生產迅速掀潮。大慶市財政投入2300多萬元,對規(guī)模經營3000萬畝以上的,按規(guī)定時間提早進行秸稈清除、強排積水、滅茬散濕和整地播種的,每畝補貼60元,全市4月23日開始玉米播種,5月14日已全面結束。從5月12日起,省農業(yè)部門積極組織第一、二積溫帶已完成玉米播種的機械力量,向第三、四積溫帶轉移,實行跨區(qū)作業(yè),合理配置機械力量,最大限度發(fā)揮農業(yè)機械作用,加快北部地區(qū)玉米播種進度。
四是標準把關到位。
各地堅持適區(qū)適種,科學指導農民科學選用玉米品種,嚴禁越區(qū)種植,做到秋霜春防,確保安全成熟,并全部實行高標準包衣,做到不包衣不下地。各地還以高產創(chuàng)建活動為抓手,大力推廣玉米大壟雙行高產栽培技術模式,今年全省播種玉米大壟雙行模式栽培面積逾1000萬畝。
五是技術服務到位。
各級農業(yè)部門和科研院所積極組織科研人員和技術干部,按作物、分區(qū)域成立技術指導組,包鄉(xiāng)、包村、包戶、包地塊,為農民抗災保種提供全程生產技術服務。從3月18日起,省農委由9位廳級領導帶隊,組成9個下基層抓三農、促發(fā)展
工作組,深入全省13個市(地),全程督導春播生產,帶動全省近3萬名農業(yè)技術人員工作在春播生產一線。
來源:黑龍江日報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聯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