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減免農產品出口稅
阿根廷新任總統(tǒng)馬克里12月14日宣布,即日起取消除大豆外所有農牧業(yè)產品出口稅,同時把大豆出口稅率下調5個百分點。分析認為,作為農產品出口大國,阿根廷政府這次下調農業(yè)出口稅將對本國經濟乃至全球農產品貿易產生一定影響。
據(jù)了解,這次農產品出口稅率調整包括,大豆稅率從35%降低至30%,其他如小麥、玉米、高粱、向日葵和肉類等出口稅一律徹底取消。預計未來一年新政策將帶動玉米和小麥產量翻番。
國家糧食信息中心油脂研究員孫超告訴期貨日報記者,阿根廷下調大豆出口稅率符合市場預期,會促進該國農民積極出售剩余大豆,但難以刺激該國大豆出口增長。因為如果豆粕、豆油和該國貨幣匯率等也進行了相應調整,那么更多的大豆會被用于國內壓榨。此外,國際大豆市場中,今年仍需買貨的商家已經不多,明年1—2月船期的市場份額也沒有太多剩余,而進入3月以后,巴西新豆將大量裝運,阿根廷大豆出口并沒有太大的增長空間。
阿根廷是南美農業(yè)大國,大豆、玉米、小麥等大宗農產品在其出口結構中占主要部分。其中,大豆年均產量約5500萬噸,是世界第三大大豆出口國;玉米產量高達2500萬噸左右,約一半用于出口,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產國和出口國。
近兩年阿根廷經濟增長乏力,政府提高農業(yè)出口稅、外匯管制和限制出口等措施,使得農業(yè)生產者積極性下降,出口商囤積惜售導致出口量銳減。據(jù)阿根廷媒體估算,當前農業(yè)生產出口部門囤積的往季大豆價值在80億美元左右。
上屆阿根廷政府對大豆征收高稅率,一個重要考量是通過稅收調整作物種植結構,減輕國家經濟對大豆單一作物的依賴。此次玉米、小麥等出口稅率全部取消,預計將提升農戶擴大玉米、小麥種植的意愿,有利于土地輪作。與此同時,下調和取消農產品出口稅,加上政府正在醞釀的貨幣貶值計劃,將增強大宗農產品出口商的出口意愿,國際市場供給將有所增加。
我國海關等部門公布的信息顯示,今年11月份我國進口大豆739萬噸,1—11月份大豆進口總量為7257萬噸,遠高于去年同期的6287萬噸,同比增加15.4%。不過,記者發(fā)現(xiàn),與美國、巴西相比,我國從阿根廷進口的大豆數(shù)量并不大,去年進口量為767萬噸,今年可能在1000萬噸左右。
“我國是國際大豆市場最大的買家,阿根廷下調大豆出口稅率,對我國降低大豆進口成本肯定是有利的。但目前我國需要大量進口美國大豆,以收窄貿易順差,進口大豆時仍會首選美國大豆!敝腥A糧網大豆分析師羅帥認為,阿根廷下調大豆出口稅率可能會更多地影響巴西大豆的出口,短期內利空國際大豆價格。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聯(lián)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