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盤中,以菜粕和豆粕為代表的農產品再掀漲勢,雙粕表現(xiàn)活躍,是領漲品種。對此,王駿分析,在農產品中,雙粕沉淀資金占農產品總量的35%-40%,流動性較好。雙粕屬于飼料原料類產品,與通脹有一定相關性,成為不少資金抗通脹操作的首選配置資產,且與同屬于原料的玉米不同,雙粕尤其豆粕市場化、國際化程度較高,受國內政策影響相對較小。
研究員趙舟認為,就粕類而言,國內基本面的供需并未發(fā)生明顯和實質性改變,盤面更多體現(xiàn)的是不斷調整的預期和資金的熱情。過去4年中,除2015年二季度粕類未出現(xiàn)上漲,2013、2014年都是二季度出現(xiàn)上漲,但漲幅不及今年。在下游需求端庫存水平大幅提高的情況下,現(xiàn)貨的強勢會有所減弱,本月粕類出現(xiàn)回調的可能性比較大。從遠期來看,他預計未來1-2年內,油脂和粕類將會是最受關注的農產品。
“基于從3月份跟蹤的數據,全球通脹周期回升是大勢所趨。雖然目前尚無法判斷物價指數回升的速率,但是基于這種考慮,再結合供需平衡表的預測及天氣因素,農產品至少在未來一到兩個季度表現(xiàn)會相對較好,即會出現(xiàn)一波幅度較大的上漲或者相對于其他資產有相對漲幅!背绦∮抡f,這其中按照投資安全級別的順序是豆粕、棉花、白糖和玉米,其中豆粕和豬周期密切相關,而棉花因內外倒掛情況緩解、種植面積下降,供需情況可能好轉。
趙燕進一步解釋說,國內生豬存欄緩慢回升、飼料需求前景預期樂觀會提供粕類下半年價格支持。國內菜籽減產帶來的供應偏緊對菜粕持續(xù)利多。除天氣利好外,油脂在去庫存化后也會受到消費溫和增長的提振保持震蕩偏強。
聚合財富投資研究部總監(jiān)趙曜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近期最具投資價值的仍是大豆和菜籽相關品種。首先,當前惡劣天氣對于農產品影響最大的是大豆和菜籽。以大豆為例,據美國農業(yè)部的報告顯示,該國中西部地區(qū)的連續(xù)降雨已經影響到了其大豆的播種,對于2016年的大豆產出有很大的影響。另一個大豆的主產地南美情況也是如此,阿根廷洪災嚴重,巴西則連續(xù)干旱,都對大豆產量有著不可逆轉的影響。“厄爾尼諾現(xiàn)象”對于全球氣候的影響仍在持續(xù),且目前還未見到緩和的跡象,在天氣因素變得利好大豆生產之前,有理由繼續(xù)看漲大豆及相關產品的價格。其次,從長周期來看,大宗商品整體處于熊市格局中,農產品近期的走強只是階段性的和局部的,在這種情況下,做多必然要選擇強勢品種,所大豆及菜籽應該成為首選品種。此外,相對于豆粕和菜粕的漲幅,豆油和菜油漲幅相對較小,后市有可能出現(xiàn)補漲行情,安全邊際也較高,可以在交易中給予更高的權重。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聯(lián)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