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國豆粕均價為3174元/噸,較昨日上漲16元/噸,較上周下跌12元/噸。今日最高省份:新疆豆粕均價為3551元/噸;今日最高城市:湖州市豆粕均價為4000元/噸;今日最低省份:西藏豆粕均價為2700元/噸;今日最低城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豆粕均價為2300元/噸;
上周,國內(nèi)豆粕期貨追隨外盤大豆下跌,期貨遠月合約跌幅明顯大于近月。截至10月22日,豆粕主力合約2001最高價為2920元/噸,最低價為2863元/噸,收盤價為2870元/噸,周跌幅為-0.10%,F(xiàn)貨方面,全國豆粕均價與之前一周基本持平,周度成交均價為3015元/噸,此前一周均價為3012元/噸,上周日均現(xiàn)貨成交量17萬噸,低于此前一周的41.5萬噸。庫存方面,沿海油廠大豆庫存繼續(xù)下降,從此前一周的310萬噸降至297萬噸;沿海油廠豆粕庫存略有回升,上周庫存37萬噸,此前一周為35.5萬噸;全國油廠大豆總庫存也繼續(xù)下降,截至上周為328萬噸,此前一周為336萬噸。
上周期貨市場顯著弱于現(xiàn)貨市場,導致豆粕基差不斷加大,全國油廠大豆庫存極度緊張,對現(xiàn)貨價格形成強勁支撐。而豆粕期價受強勁的油脂行情影響不斷下行,尤其是遠月豆粕合約壓力更為明顯。上周市場交易的邏輯如下:第一,美豆承壓下跌,主要源于外盤交易者對中美很快達成協(xié)議的信心越來越弱,導致農(nóng)民拋壓加重且基金做多熱情不足;第二,棕櫚油走勢及其強勁,利好不斷推動馬來西亞棕櫚油和連盤棕櫚油交替上漲,并帶動國內(nèi)豆油、菜油價格步步升高;第三,國內(nèi)豆粕期貨價格下跌,一方面來自國內(nèi)輿論宣傳,導致交易者相信中美協(xié)議很有希望,并未注入額外的溢價,疊加油脂強勢和良好的壓榨利潤,導致豆粕弱勢。
展望后市,我們認為,豆粕有望向好。拋開中美談判的不確定性,我們從供給、需求和庫存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供給端來看,美豆減產(chǎn)2300萬噸,南美正在播種期,今年巴西繼續(xù)擴種,擴種規(guī)模約為100萬公頃,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等南美國家也有意多種大豆,如果天氣正常的話,南美今年大豆供給量可能同比增加1000萬噸左右,全球大豆供給在南美天氣完全正常的情況下依然也是同比縮減狀態(tài)。需求端,我國水產(chǎn)、禽類養(yǎng)殖受高利潤驅(qū)動保持高位,政府生豬政策加碼,刺激生豬存欄恢復(fù),后期水產(chǎn)料和禽料保持高位,豬料有望擴張,飼料整體需求將同比向好。庫存方面,國內(nèi)大豆和豆粕庫存幾乎耗盡,僅存國儲庫存,阿根廷庫存保持在1600萬噸左右,但作為硬通貨的存在,并不會流向市場,巴西大豆庫存在我國大量購買之下,幾乎耗盡了舊豆子,全球僅有美國剩下2200萬噸左右的流動庫存,一旦需求好轉(zhuǎn)預(yù)期深入人心,這點庫存對全球大豆消費者來說,略微嫌少。總體來看,供給收縮、需求擴張疊加庫存較低,后期豆粕走勢值得期待。
部分資訊信息轉(zhuǎn)載網(wǎng)絡(luò)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quán)力,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聯(lián)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