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 甘油酯又稱混合脂肪酸 甘油酯。
主要用作藥用輔料,栓劑 基質(zhì)和釋放阻滯劑 等。
ch2—cor1其結(jié)構(gòu)式為:ch—cor2 (r1、r2、r3—脂肪酸 羥基) ch2—cor3
分子式:c3h5o3(cor)3
外觀:感觀檢查。在氯 仿、乙醚或苯 中易溶,在石油醚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幾乎不溶。
熔點:照熔點測定法檢查為:34型33~35℃;36型35~37℃;38型37~39℃;40型39~41℃。
酸 值:照酸 值檢查法檢查,不大于1.0。
碘值:照碘值檢查法檢查,不大于2.0.
皂化值:照皂化值檢查法檢查,為:34型225~235;36型220~230;38與40型215~230。
包裝:25kg/箱
執(zhí)行標準:中國藥典2010版;ep 6.0;usp32–nf27
羥值:取物質(zhì)約1g,精密稱定,置附有冷凝器的250ml干燥錐形瓶中,精密加入醋酐的吡啶溶液(1→4)5ml,置水浴中回流1小時后,自冷凝器口加水10ml;搖勻,繼續(xù)加熱10分鐘,冷卻,用中性乙醇(對酚酞指示液顯中性)25ml沖洗冷凝器的內(nèi)壁及瓶頸,加酚酞指示液1ml,用乙醇制氫氧化鉀 溶液(0.5mol/l)滴定,同時做空白試驗,以供試品消耗的乙醇制氫氧化鉀 液(0.5moll)的容積(ml)為a,空白試驗消耗的容積(ml)為b,供試品的重量(g)為g,酸 值為d,照下式計算,羥值不大于6.0。
化學性質(zhì)1、水解反應
脂肪酸 酯呈微酸 性,在中性的水中幾乎不發(fā)生水解(ph=6-7),而有少量的酸 或堿 存在,水解反應速度增大。酯在水解反應速度表示如下:
kobs=ko koh[oh-] kh[h3o ]
kobs:實際測得的反應速度常數(shù);
koh[oh-]:一般堿 性催化劑 的反應速度,堿 性條件下kobs= koh[oh-]。
kh[h3o ]:一般酸 性催化劑 的反應速度,酸 性條件下kobs=kh[h3o ]。
ko:自發(fā)的反應速度,中性條件下kobs=ko。
2、氧化反應:在常溫下,飽和脂肪酯幾乎不發(fā)生氧化反應,在100℃以上的高溫下,可徐徐氧化生成過氧化物,并產(chǎn)生酮 或羥基化合物。
3、熱分解:脂肪酸 在高溫下會發(fā)生熱分解,生成羧酸 和烯烴。
合成原理:
以脂肪酸 (rcooh)及甘油(c3h8o3)在催化劑 作用下,經(jīng)酯化反應制得。采用不同的脂肪酸 可制得不同的甘油酯。
其反應式為:
rcooh 催化劑 -0.1mpa c12h24o2 c18h36o2 c3h8o3 c3h5o3(cor)3 h2o 218℃
催化劑 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有利于水解反應的氫離子和氫氧離子,促使水在油酯中乳化,增加水和油的接觸面積,以利于水解反應的進行。它不會改變反應平衡的極限,且與加入量無關(guān),它僅起到加速反應的作用,在相同條件下,添加催化劑 的多少與達到平衡的時間成反比。
利用反應平衡率k確定生產(chǎn)處方配比量和反應時間的長短。由此,可較好地控制酸 值、羥值等主要質(zhì)量指標。
在生產(chǎn)過程中,對參加反應的物料溫度、真空度進行有效地控制,讓物料完全反應。在脫水轉(zhuǎn)酯化過程中,需注意物料反應劇烈程度。
單價:32.5/kg 20kg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