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7日午間消息,因對子公司計提巨額損失而可能面臨“資不抵債”風險的東芝公司,可能通過降低員工薪資來改善財務狀況。
據(jù)共同社報道,東芝高層向多名相關人士透露,正考慮降低員工工資,此舉旨在展現(xiàn)出自我犧牲的姿態(tài),以與請求繼續(xù)貸款等援助的金融機構維持合作關系。因為對美國核能子公司西屋電氣的業(yè)務價值和資產進行重新估值并計提損失,東芝此前向多家銀行提請了貸款支援。
2006年10月,東芝以41.6億美元代價收購西屋電氣公司77%的股份,當時東芝預計,通此交易將促成其核電站建造業(yè)務的快速擴張。然而現(xiàn)在,因為對西屋電氣計提約7000億日元(約合420億人民幣)的巨額損失,東芝2016財年(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可能由盈利轉為大幅虧損。同時,為獲得外部資金支持,東芝不得不推進拆分半導體業(yè)務等的資產重組。
自2015年5月會計丑聞以來,東芝一直陷于種種負面消息困擾中。去年年底,日本評級投資信息中心(R&I)以及美國評級公司標準普爾(S&P)皆將東芝的評級下調;今年1月24日,標準普爾再次下調東芝長期信用評級至“CCC+”。這令東芝從銀行獲得貸款更加受限,而截至2016年9月底,東芝已經(jīng)從銀行等機構的借款約9000億日元。
在可能面臨“資不抵債”的危險處境下,減薪或許是東芝無奈而又不得不考慮的措施,然而實施起來未必順利。
共同社報道指出,判斷失誤的管理層對東芝此次虧損負有重大責任,強迫員工承受痛苦的降薪預計將遭到反對。同時,東芝還將面臨外部壓力。日本工會總聯(lián)合會此前決定在春季勞資談判中要求“以大約2%為標準”提高基本工資,日本政府亦曾表態(tài),希望2017年實施至少與2016年持平的加薪。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wǎng)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聯(lián)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