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從選品邏輯和方式上,也能看出小米之家在新零售方面的嘗試:線上數據作為指導,線下渠道提供反饋。
小米的第二戰(zhàn)場
當然,這在當前看來,已然順理成章邏輯自洽,但如果放在一年前,可能這并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方式及結果。
實際上,小米之家的從無到有,似乎也是一場意料之外的“再創(chuàng)業(yè)”。
在2010年小米創(chuàng)立后,互聯網思維一度戰(zhàn)無不勝,小米也迅速依托手機等產品建起了流量不錯的線上渠道“小米網”,并且?guī)缀跛械漠a品都依托在線上,以此打消線下高昂的渠道成本。
當是時,小米借此登頂中國智能手機第一寶座,且在全球范圍內也僅落后蘋果和三星。然而2015年開始,隨著互聯網用戶紅利消退,線上份額增長放緩,小米模式開始遭遇困難,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小米被華為、OPPO和vivo等掌控線下渠道的廠商反超,排名掉出前五,跌至全球第六。
在高速增長后遇阻,而且還是傳統(tǒng)線下渠道造成的競爭劣勢,這一定不是小米創(chuàng)業(yè)之時便曾預料到的情況。
小米投資人劉芹和雷軍好友何小鵬等曾向新浪科技表達過相同的看法,他們說之所以看好小米創(chuàng)業(yè),完全是因為雷軍表現出的思考和判斷,甚至在創(chuàng)業(yè)之前,雷軍對于小米前5年可能會遭遇的所有情況,都有清晰的認知和判斷。
不過關于線下渠道,顯然這是一個意料之外的情況。
于是等到2015年10月,第一家小米之家才由售后意義的店鋪轉換而來,團隊也從原先售后的300人,急劇增長了1000名。小米之家負責副總裁張劍慧還表示,小米之家的團隊,幾乎是小米內部唯一背負KPI考核的隊伍。
小米對于此事的重視程度也不難窺見,因為掛帥帶隊的合伙人,正是小米二號人物——總裁林斌。他之前大部分工作可能更為宏觀,但2015年10月開始,林斌最多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小米之家的建設上。
而現在,這位小米總裁交出了一份1年100店的答卷,此外還有快速復制的標準,以及低毛利下的盈收模式。
如果說,2010年開始的小米創(chuàng)業(yè),已經通過互聯網為核心的第一戰(zhàn)場取得了成效,那2015年開辟的以線下為核心的第二戰(zhàn)線,則正在把小米帶出增長困境。
在2015年年末開始的增長乏力后,根據國際數據機構IDC的數據統(tǒng)計,小米在2017年第一季度開始實現復蘇,環(huán)比大增21.6%——最壞的時候正在過去。
而小米之家?guī)拥氖謾C銷量增長也再明顯不過,最典型的例子是五線城市河北清河,那里的小米之家每月售出的小米手機達1200部。所以難以想象的是,未來三年后1000家小米之家建成后,對于小米手機的銷售,將起到怎樣的驅動。
不過,更大的驅動可能來自新一輪技術革命——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更多未聯網用戶實現互聯互通,這意味著除了手機,還將有更多設備成為流量入口。
雷軍此前曾在交流會上稱,關于人工智能的布局,已然通過物聯網完成了預先準備,“人工智能時代開始了,很多企業(yè)來找小米合作,看中小米是全球IOT實力最強的公司,這也是三年前開始探索的,三年多前就做了IOT的模組,IOT的嵌入式系統(tǒng),IOT的控制中心,包括投資孵化了七十幾家公司,目前全部打通聯網標準只有小米一家!
目前,小米聲稱已經實現了5000多萬臺智能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但這或許還只是開始,因為第一波米家用戶多半是“互聯網用戶”,而尚有一半左右的中國人口未被接入互聯網——這是巨大的機會,也是小米之家的機遇。
或許現在談論小米之家對于小米的意義還為時尚早,但關于小米之家將會起到的“第二戰(zhàn)場”重要作用,意義已然不言自明。
巧合的是,小米之家的開始和小米驚人相似。
至少它們都開始于當代商城:小米創(chuàng)立于2010年,但創(chuàng)辦的決定來自2009年雷軍40歲生日的酒會,當時在當代商城,邁入不惑之年的雷軍聲稱明白了兩件事,一件是順勢而為,另一件是人欲即天理。
他決定再出發(fā),開啟小米科技的發(fā)燒之旅。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系我們刪除處理,聯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