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亞太日報報道,一位接近美團融資的內部人士透露,美團最近開啟了新一輪的融資,但大股東騰訊拒絕領投,國內其他投資機構投資意愿更低。美團下一步可能想到海外融資。
一般的大股東都是積極為自己所投公司搖旗吶喊,希望更多的機構參與下一輪投資,像騰訊這樣主動放棄參與下一輪融資的大金主頗為罕見。騰訊為何棄投美團的下一輪?也許可以從美團自身和雙方微妙的關系窺見一斑。
美團四處樹敵業(yè)務受阻 騰訊看衰美團
唯利是圖是資本的本性,所以騰訊棄投美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團日漸衰落,已無利可圖。
自從合并大眾點評后,美團便開始走下坡路,業(yè)務上從“獨角獸”發(fā)展為“八爪魚”,進入了不斷開拓新業(yè)務、不斷樹勁敵的惡性循環(huán)。團購起家的美團進入外賣、酒旅、支付、打車、短租等行業(yè)。
縱觀美團進入的每一個領域,其共同點是:資本熱捧,競爭激烈。外賣領域的競爭對手包括餓了么和百度外賣;酒旅領域的競爭對手包括攜程、去哪兒網(wǎng)、藝龍等;支付領域面臨著幾乎無可撼動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打車領域則面臨著滴滴、易到等;短租領域則面臨著途家、愛彼迎、螞蟻短租、小豬短租等。
內憂外患也許正是美團的寫照。一方面,美團至今仍未盈利,主業(yè)外賣更是燒錢主力,美團點評副總裁兼外賣和配送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王莆中最近稱未來一兩年不是盈利的時候。其他新業(yè)務競爭更加慘烈,基本難以立錐。內部架構不斷調整,高管離職頻繁,據(jù)此前媒體報道,美團內部被稱為“八大金剛”的核心人員已離職7位。王興曾稱,人才是美團最大的資產,如今看來,資產流失嚴重。
今日頭條、美團和滴滴被業(yè)界稱為“小BAT”,騰訊是三家共同的股東。今年兩會期間,馬化騰在回答記者對三家的看法時,馬化騰對滴滴和今日頭條的未來發(fā)展充滿信心,卻只字未提美團,表示擔憂互聯(lián)網(wǎng)的燒錢模式,不看好美團。
得罪阿里騰訊 國內無金主敢投
騰訊不參與投資的第二個原因是:美團不識時務,搶騰訊支付地盤。
對其他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來說,能獲得阿里和騰訊的投資就是獲得金錢和流量的保障,求之不得。但美團卻想獨立發(fā)展,先后叛變阿里和騰訊,得罪中國兩家最大的金主,這也基本堵死了美團在國內獲得新一輪融資的道路。
美團叛變阿里和騰訊的道路如出一轍。
阿里是美團B輪和C輪的投資者,阿里為美團投入資金、人才(阿里副總裁干嘉偉彼時進入美團,幫助美團打造了一支地推鐵軍)、支付等支持。但好景不長,美團不想受控于阿里,在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作時,美團導向了騰訊,騰訊領投了33億美金的融資,并且投入了人力(騰訊副總裁鄭志昊進入新美大成為貓眼電影CEO)和支付的支持,對美團可謂傾力相助。
徹底激怒騰訊的是8個月后美團就斥13億元購買了支付牌照,這意味著美團直接與微信支付對抗,徹底讓馬化騰寒心。一位投資圈的資深人士透露,對于美團收購第三方支付牌照公司,騰訊非常不高興,甚至有對美團不做移動支付、資金和資源等全方面支持的打算。
由于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市場份額太大,美團支付獨立不到百日,便不得不回歸微信支付,出逃又歸來的美團與騰訊之間的信任就此斷裂。
此次騰訊不參與美團下一輪投資也許只是開始,倘若像阿里一樣扶植美團競對餓了么和口碑網(wǎng),未來美團的日子恐怕更不容樂觀。
阿里和騰訊不看好的美團,國內融資道路已經(jīng)堵死,海外融資恐怕也是前路漫漫,國外的Groupon便是前車之鑒。
部分資訊信息轉載網(wǎng)絡或會員自己投稿發(fā)布,如果有侵犯作者權力,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處理,聯(lián)系QQ:77027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