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
原產(chǎn)馬魯古,亞洲和非洲熱帶地區(qū)廣泛栽培;中國臺灣、福建、廣東和云南也有引種或試種。為著名的熱帶水果,可生食或制果脯。外果皮中的紅色素可用來制染料。

簡介:山竹(purplemangosteen),原產(chǎn)于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在東南亞地區(qū)如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緬甸栽培較
多。屬藤黃科常綠喬木,樹高可達15米,果樹壽命長達七十年之上11。[2]葉片橢圓,花似蜀葵,瓣紅蕊黃,大多為春花秋實。山竹雖然種植成本不高,但需種植多年才可收獲,一般在定植后10年才能采果。因產(chǎn)量不高,以致物罕為貴,售價常比美國的“五腳蘋果”高出一兩倍。臺灣冬季氣溫較東南亞低,風土未能適應,因此雖在20世紀初即開始引種試驗都未能成功,但是臺灣尚未實現(xiàn)經(jīng)濟栽培,其關鍵在于高溫為其重要生長因子之一,如氣溫低于4°C,必遭寒害致死。但是在我國貴州黃果樹瀑布附近確產(chǎn)有山竹,而且味道很好。
山竹果的名稱(purplemangosteen)雖然與芒果(mango)相似,但絕不能與芒果樹或芒果混為一談。事實上山竹果樹與草本圣約翰草屬于同一科。
山竹的外果皮中包含具有收斂作用的一系列多酚類物質,包括氧雜蒽酮和單寧酸,這些物質可以確保果實在未成熟時不受昆蟲、真菌、植物病毒、細菌和動物的侵害。其中氧雜蒽酮具有。
山竹還被稱為果后,山竹除了本身的味道甜美之外,山竹還在古時東南亞醫(yī)藥中所擔當?shù)慕巧?傳統(tǒng)上,山竹被人用來控制發(fā)燒的溫度及防止各種皮膚感染。
山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yǎng)作用,對體弱、營養(yǎng)不良、病后都有很好的調養(yǎng)作用。山竹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6.8%,檸檬酸0.63%,還含有其它維生素B1,B2,C4和礦物質,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因此,山竹不僅味美,而且還有降火的功效,能克榴蓮之燥熱。
大家在吃山竹的時候要注意,山竹中所含有的纖維素,在腸胃中會因為吸水而膨脹,過量的食用會引起便秘,所以吃山竹要適量的吃不要一次吃的過多。山竹中含有的糖分也是比較多的,對于肥胖的人和正在減肥的人最好是不要食用。山竹中含有的鉀比較多,對于腎病及心臟病患者有不良影響,所以腎病和心臟病患者也不能食用山竹。
其它功效
1、山竹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因為山竹含有一種特殊物質,這使山竹能克榴蓮之燥熱。很多人很喜歡吃榴蓮,但是如果吃了過多的榴蓮,就很容易上火,這個時候如果吃上幾個山竹就能緩解。
2、山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yǎng)作用,對體弱、營養(yǎng)不良、病后都有很好的調養(yǎng)作用。
3、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山竹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6.8%,檸檬酸0.63%,還含有其它維生素B1,B2,C4和礦物質,這些營養(yǎng)成分對我們的健康都非常有幫助。
4、美容肌膚。因為山竹也富含維生素C,因此可以美白肌膚,抗皮膚老化。
功效
性平,味甘、微酸。皮:性涼,味苦、澀。
健脾生津,止瀉。皮:消炎止痛。
主治
脾虛腹瀉,口干,燒傷,燙傷,濕疹,口腔炎。
其果皮外敷有治療燙傷作用
營養(yǎng)價值
山竹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6.8%,檸檬酸0.63左右%,還含有其它維生素B1,B2,C4和礦物質。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因此,山竹不僅味美,而且還有降火的功效,能克榴蓮之燥熱。在泰國,人們將榴蓮山竹視“夫妻果”。如果吃了過多榴蓮上了火,吃上幾個山竹就能緩解一番。
另外,山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yǎng)作用,對體弱、營養(yǎng)不良、病后都有很好的調養(yǎng)作用。
山竹吃起來很甜美,但其散發(fā)出的氣味很淡,因為其氣味的化學組分量約是芳香水果氣味的1/400。山竹的清香氣味主要由揮發(fā)性成分,包括乙酸己酯、葉醇(順-3-己烯醇)以及α-古巴烯(Copaene)組成。山竹營養(yǎng)豐富,抗氧化作用強,而且有保健功效,不過食用要適量,因為雖然正在研究中的氧雜蒽酮被指出可能有抗病效果,但過量攝入此物質會增加酸中毒的可能性。氧雜蒽酮的一種——α-倒捻子素有顯著的抗氧化性,已廣泛用于藥品中,但過量服用會對線粒體功能有毒害作用,損害呼吸作用,造成乳酸酸中毒。山竹富含蛋白質、糖質和脂類,主治脾虛腹瀉、口渴口干、燒傷、燙傷、濕疹、口腔炎。山竹果肉性寒,因此食用易造成上火的榴蓮后,可食用山竹去火,但不宜多吃,且腎病患者、心臟病患者、糖尿病者慎食,濕熱腹痛腹瀉者不可服用。外果皮粉末內服可治腹瀉、赤痢,外敷可治皮膚病,干燥的山竹葉可用來泡茶。外果皮中的紅色素可用來制黃色染料。
山竹含有豐富的鈣質、磷質,維他命B和維他命C,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yǎng)作用,對體弱、營養(yǎng)不良、病后都有很好的調養(yǎng)作用。[2]
挑選山竹:
挑選山竹時一定要選蒂綠、果軟的新果,否則會買到“死竹”。剝殼時注意不要將紫色汁液染在肉上,會影響口味。山竹富含纖維素,但它在腸胃中會吸水膨脹,過多食用反而會引起便秘。含糖較高,因此肥胖者宜少吃,糖尿病人應不食。它亦含較高鉀,故腎病及心臟病人少吃。
吃法:
成熟的山竹表皮是紫黑色,有一段小小的果柄和黃綠色的果蒂。果皮厚硬,先用刀把果皮切開,也可以用手將果皮捏出裂縫再掰開。注意剝開果皮后,會滲出紫色的汁液,避免沾在衣服上。除掉外殼的山竹會露出雪白嫩滑的果肉。果肉像蒜瓣緊密的排列,味道酸甜,爽口多汁,是老少皆宜的水果。
山竹進行不完全無配生殖,因此不需要受精即可長出果實。剛長出的果實為嫩綠色,如果在山竹樹下生長的話,果實會完全是白色。在接下來的兩三個月里,果實體積變大,外果皮顏色逐漸變深,最后變?yōu)樯罹G色。最終整個果實會長到直徑約4-8厘米為止,而且堅硬的外果皮會變得軟些,這是其種子已發(fā)育完全。當果實體積停止增大后,葉綠素合成減緩,另一色相開始顯現(xiàn)。最初果實的外果皮色素為綠色,上有紅色條紋,接著整體變?yōu)榧t色,最后變?yōu)榘底仙?此過程持續(xù)十多天,標志著果實完全成熟并可以食用。
山竹的外果皮中包含具有收斂作用的一系列多酚類物質,包括氧雜蒽酮和單寧酸,這些物質可以確保果實在未成熟時不受昆蟲、真菌、植物病毒、細菌和動物的侵害。其中氧雜蒽酮具有抗癌和抗氧化作用。
內果皮
山竹可食用的內果皮在植物學中被稱為假種皮,為白色,直徑約為4-6厘米,由4-8瓣組成,為楔形,其中包含無融合生殖種子。在外果皮的內層存在一些突起的脊,是柱頭殘留的痕跡,呈輪狀排列,與假種皮的瓣數(shù)相符。
種子
山竹的種子長約1厘米,扁平狀,屬于頑拗型種子,因此在發(fā)芽之前要保持種子的濕潤。其種子的胚為珠心胚,不需要經(jīng)過受精。山竹的種子一脫離果實就可以發(fā)芽,而在干燥條件下會迅速死亡。一個山竹果實中有多個種子,而其中只有一個可以萌發(fā)。
山竹是多年生經(jīng)濟樹種,與其他果樹一樣,定植后需經(jīng)數(shù)年才能開始受益,且一旦定植,園地的自然環(huán)境將影響果樹的生長與產(chǎn)量數(shù)十年。所以園地的選擇一定要謹慎,需綜合考慮適宜山竹生長的地形地貌、土壤環(huán)境狀況及氣候條件等因素。
1、地形條件
山竹園地應選擇在海南南部地區(qū)(陵水、三亞、保亭、樂東和五指山南部)天然屏障較好,坡度小于20°的半山坡、緩坡地及平地種植,并且園地應集中連片,以方便管理。園地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土壤結構良好,pH值5-6之間,地下水位0.5m以下。園地應排灌方便,最好具有滿足灌溉的穩(wěn)定水源。
2、土壤條件
山竹適宜在多種類型的土壤上生長,但不能適應石灰質土壤、沙質沖積土及腐殖質低的沙土。熱帶地區(qū),透氣、深厚、排水好、微酸、富含有機質的黏壤土和壤土最適合山竹的生長。
果園建立
1、園內設施建設
包括道路、漚肥池、抽水房和管理房等規(guī)劃設置。道路包括主路和作業(yè)路。主路一般寬3m,主路上可行駛汽車或大型拖拉機,在適當位置加寬至10m以便會車;為了方便小區(qū)日常作業(yè),設置從主路通向各個小區(qū)的支路(作業(yè)路寬1.2m)。在園區(qū)內的主路和作業(yè)路要形成道路網(wǎng)。主路修成厚20cm的水泥澆筑路,作業(yè)路修成鵝卵石水泥路面。糞池和漚肥坑應設在各區(qū)路邊,以便運送肥料。一般0.7-1hm2山竹園應設置1口糞池或漚肥坑,可積蓄25-30t的肥料,供山竹一次施肥用量。管理房包括倉庫、包裝場和農具間等,應遵循便于管理的原則設置。
2、排灌系統(tǒng)設置
①灌溉系統(tǒng)
為了保證山竹生長所需的水分,要因地制宜的利用河溝山泉、自打水井、山塘水庫蓄水引水等灌溉配套工程,并在果園高處自建蓄水池用于旱季蓄水或果園自壓噴灌。蓄水池的大小應根據(jù)每株果樹需水量來建設。
②排水系統(tǒng)
海南南部地區(qū)年降雨量較大,夏秋季節(jié)臺風頻繁,強對流雨頻發(fā),降雨強度大。因此,果園規(guī)劃要提前做好排水保土系統(tǒng)的設置。
③阻洪溝
果園上方山地,暴雨時積集大量雨水向下流,易引起沖刷。宜在園地外圍上方設置環(huán)山阻洪溝,切斷山頂徑流,防止山洪沖人果園,也可以兼作環(huán)山蓄水灌溉渠。環(huán)山溝的大小與深淺視上方集水面積而定,一般深寬各6era。環(huán)山溝應與山塘連接,將多余的水收集用于灌溉水源。
④排水溝
果園應有縱向排水溝和橫向水溝,排除園地積水。盡量利用天然低地作為縱向排水溝,或在田間道路旁邊設縱向排水溝,排水溝深、寬約20-30cm。橫向排水溝設在梯田內側溝,且每一梯級環(huán)山間隔2株做一土埂,消除梯級內多余積水和積蓄雨水,防止沖刷延長果園濕潤時間。
3、設防風林帶
為了減少臺風危害,降低常風風速,提高園地濕度,應在園區(qū)營造防護林帶。防護林的類型一般選擇透風結構林帶,可以選擇臺灣相思或馬占。
定植
1、開穴與施基肥
定植穴需提前1個月挖好,定植穴的大小一般為60cm×60cm×60cm。穴土表層土與底層土分別放置。每個定植穴施15kg腐熟的有機肥和0.5kg鈣鎂磷肥。施基肥時先將表土填入穴中,再將有機肥、鈣鎂磷肥與底層穴土攪拌均勻混合成肥土備用。定植時間一般在5-11月,在陰天的下午較好,以避免山竹小苗受到太陽光灼傷。
2、小苗定植
選擇實生苗,或者嫁接苗定植都可以。栽苗前去掉病蟲枝葉及殘葉,再剪去一些過多的葉片,避免蒸發(fā)量大,失水過多。種植時,先將混勻的肥土填入穴中至40cm,然后去掉種苗營養(yǎng)袋,放入穴中,種苗的支撐棍不必拔出來,帶棍一起栽苗,發(fā)揮防風的作用。接著回填肥土,用腳踩實后淋足定根水。山竹定植的株行距規(guī)格一般為4m×6m,種植密度為每畝28株左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園地密度可減少至22株/畝。
3、遮蔭
山竹苗生長需要弱光照條件,否則易曬傷枝葉,因此要對苗進行有效的遮蔭。在山竹四周打樁,用木棍、竹竿或PVC管作為支架材料,再用透光率(遮蔭度)為90%的遮陽網(wǎng)固定在方形支架上,搭成方形遮陽棚遮擋陽光。
4、根區(qū)覆蓋
山竹苗定植后對其根區(qū)覆蓋,可以提高成活率。可以利用園區(qū)內生長的鐵芒箕覆蓋根區(qū),既能有效保持根區(qū)土壤濕潤,還能增加根區(qū)土壤有機質,以及抑制雜草生長。一般從樹干向外直到樹冠滴水線內的30cm范圍內保持覆蓋。根區(qū)覆蓋對保證山竹健壯生長實用有效。
5、肥水管理
①定植后第一年的肥水管理
第一年的幼齡樹成活時還在旱季,需要施1次尿素水肥,可結合淋水進行。每株施用量100mL,濃度2%,促進山竹小苗生長。雨季初期,施1次有機肥加鈣鎂磷肥。每棵樹用10kg左右有機肥,混合0.25kg的鈣鎂磷肥。在植株兩側開穴,撒施。回土時先將表土填到根系分布層,底土與有機肥混勻后壓在中、表層。雨季期間,施肥2-4次。用氮磷鉀比例為15:15:15的三元復合肥,在幼樹兩側開溝撒施,東西和南北兩側依次輪換施肥。每棵幼樹復合肥用量共為0.2kg,施肥完后及時覆土。
②定植后第二年的施肥管理
第二年施肥的規(guī)律和肥料的種類與第一年一樣。不同的是施肥量發(fā)生了變化。旱季,用尿素溶成2%的水肥,共施用2次,每次每棵樹100mL。雨季初期,有機肥的用量為10kg,鈣鎂磷肥的用量為0.25kg,氮磷鉀復合肥的用量增加到0.25kg。
③定植后第三年的施肥管理
第三年,旱季,用速效氮肥溶成水肥時,氮肥的用量增加到每棵樹施用2%的尿素2次,每次150mL,共300mL。雨季初期,有機肥的用量15kg,鈣鎂磷肥的用量0.4kg。雨季期問,氮磷鉀復合肥的用量增加到0.3kg。
④定植后4-6年的施肥管理
4-6齡的山竹,以施用有機肥與挪威三元復合肥為主,充足合理的肥料供給,將有利于山竹盡早進入結果期。雨季初期,結合擴穴改土,每棵樹施有機肥15kg,再加入0.2kg鈣鎂磷肥。雨季分別在5-9月期間,開淺溝撒施。施用氮磷鉀比例為15:15:15的三元復合肥3次。每棵幼樹每次施肥量為0.1kg。雨季結束前后,在11-12月再用溝施法,施用1次三元復合肥,株施0.2kg左右。
挑選山竹的顏色購買山竹時一定要選蒂綠、果軟的新鮮果,否則會買到“死竹”,可用手指輕壓表殼,如果表皮很硬而且干,手指用力仍無法使表皮凹陷,蒂葉顏色暗沉,表示此山竹已太老,不適宜吃了,表殼軟則表示尚新鮮,可食,也可以看看果實下面的蒂瓣,有幾瓣就表示果實內有幾瓣果肉。一般一個山竹內只有一個較大的種子,食用時務必留神。
適用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體弱、病后的人更適合,雖然一般人都可食用山竹,但每天吃3個足矣。因含糖分較高,肥胖者宜少吃,糖尿病者更應忌食。它亦含較高鉀質,故腎病及心臟病人應少吃。
生食
山竹的果皮又厚又硬,可以用刀把果皮切開,也可以用手將果皮捏出裂縫再掰開。剝開果皮后,里面有紫色的汁液流出,除掉外殼的山竹會露出其雪白、嫩滑、誘人的果肉,這時知道山竹怎么吃了吧?白色的果肉吃起來味道酸甜,爽口多汁,是老少皆宜的水果。山竹營養(yǎng)豐富,味道甜美,是很好的水果。
剝皮
首先把果蒂給撥出。然后用手用力按下去,那么果殼就會自動破裂,從而果肉就會破殼而出。
借助水果刀等剝皮工具。首先我們用刀在果殼外面沿著紋路切幾個小口,然后再把果殼給掰開。這樣就可以品嘗到肉了。要掌握好刀的力度,如果讓果肉沾染上果皮汁的話,果肉的口感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如果是把握不好刀工的朋友,可以用刀直接將其對半切開,然后直接拿一個小勺子,直接挖果肉[3]。
用刀把山竹上面削開為大約5公分的直徑,然后放入冰箱的冷凍室1——2小時,飯后食用,非常爽口。
孕婦注意
正常體質的孕婦能吃山竹。山竹含有葉酸、脂肪、蛋白質粉等對孕婦身體有益的物質,應該說從水果中汲取營養(yǎng)成分是十分安全健康的,孕婦可以通過吃山竹來滋養(yǎng)身體。
山竹含有豐厚的維生素、礦物質,果肉雪白嫩軟,吃在嘴里甜中略酸,能夠為孕婦補充很多孕婦需要的營養(yǎng)。
山竹性寒涼,有極佳的降熱解燥功效,是最能與果中之王榴蓮相調和的水果。吃了大補的榴蓮之后,吃幾個山竹可以清熱,既補益身體,又不會上火。
但是,孕媽媽要千萬注意:山竹中糖分較高,因此妊娠高血壓和妊娠糖尿病患者請勿食用;山竹中含有較高鉀質,患有腎病和心臟病的孕媽媽要少吃;山竹性寒涼,因此體質虛寒的人要少吃;另外,山竹富含纖維素,過多食用會引起便秘,這點孕媽媽不能忽視哦。豆?jié){、啤酒、白菜、芥菜、苦瓜同吃,如果孕媽媽擔心山竹的寒涼對身體有傷,可以煮著吃或是做菜,水果也可以入菜的。
食用要留神
食用方法一般為壓破掰開,剝果殼時必須小心翼翼,格外留神,注意不要將紫色或紅色的果殼汁液染在肉瓣上,因為它會影響口味,沾到衣服上也極難洗脫。
營養(yǎng)豐富在熱帶地區(qū)一年四季都盛產(chǎn)新鮮的水果,但被人稱為‘果后’的山竹每半年只產(chǎn)一次。在氣候溫和的北美和歐洲,人們對山竹幾乎聞所未聞,而在熱帶雨林地區(qū),山竹卻家喻戶曉,人們稱其為‘果中之后’和 ‘上帝之果’。山竹所以稱為‘果后’,除了本身味道甜美之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在古時東南亞醫(yī)藥中所擔當?shù)慕巧?傳統(tǒng)上,山竹被人用來控制發(fā)燒的溫度及防止各種皮膚感染。而研究表示,山竹的果皮或外皮都蘊含豐富的Xanthone,不但具備抗氧化能力,也有助增進免疫系統(tǒng)健康,令人身心舒暢,整個山竹都有用,故深受人們推崇。也有以山竹果實做成的飲料登陸香港,正切合香港年輕一代鐘意果汁飲料的趨勢。
山竹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6.8%,檸檬酸0.63%,還含有其它維生素B1,B2,C4和礦物質,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因此,山竹不僅味美,而且還有降火的功效,能克榴蓮之燥熱。在泰國,人們將榴蓮山竹視“夫妻果”。如果吃了過多榴蓮上了火,吃上幾個山竹就能緩解。
另外,山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yǎng)作用,對體弱、營養(yǎng)不良、病后都有很好的調養(yǎng)作用。[8]
化學組成
山竹吃起來很甜美,但其散發(fā)出的氣味很淡,因為其氣味的化學組分量約是芳香水果氣味的1/400。山竹的清香氣味主要由揮發(fā)性成分,包括乙酸己酯、葉醇(順-3-己烯醇)以及α-古巴烯(Copaene)組成。山竹營養(yǎng)豐富,抗氧化作用強,而且有保健功效,不過食用要適量,因為雖然正在研究中的氧雜蒽酮被指出可能有抗病效果,但過量攝入此物質會增加酸中毒的可能性。氧雜蒽酮的一種——α-倒捻子素有顯著的抗氧化性,已廣泛用于藥品中,但過量服用會對線粒體功能有毒害作用,損害呼吸作用,造成乳酸酸中毒。山竹富含蛋白質、糖質和脂類,主治脾虛腹瀉、口渴口干、燒傷、燙傷、濕疹、口腔炎。山竹果肉性寒,因此食用易造成上火的榴蓮后,可食用山竹去火,但不宜多吃,且腎病患者、心臟病患者、糖尿病者慎食,濕熱腹痛腹瀉者不可服用。外果皮粉末內服可治腹瀉、赤痢,外敷可治皮膚病,干燥的山竹葉可用來泡茶。外果皮中的紅色素可用來制黃色染料。
主要營養(yǎng)素
每一百克山竹的營養(yǎng)素為:
能量69千卡
維生素B60.03毫克
蛋白質0.4克
脂肪0.2克
碳水化合物18克
葉酸7.4微克
膳食纖維1.5克
硫胺素0.08毫克
核黃素0.02毫克
山竹煙酸0.3毫克
維生素C1.2毫克
維生素E0.36毫克
鈣11毫克
磷9毫克
鉀48毫克
鈉3.8毫克
碘1.1微克
鎂19毫克
鐵0.3毫克
鋅0.06毫克
硒0.54微克
銅0.03毫克
錳0.1毫克
維生素A0.55毫克。
生長習性
山竹的種子是單性繁殖的,所以山竹的繁殖為無性繁殖。土壤和水分要求山竹對土壤的適應性廣,結在樹上的山竹排水條件要求好,相對粘土,山竹更喜歡有機物豐富,ph值在5—6.5的砂壤。山竹在年降雨量2000—2500mm的熱帶雨林生長茂盛。最好的生長條件是溫暖、潮濕,無雨季的地區(qū)。病蟲害雌黃病會引起樹枝和樹干流出黃色滲液,如果樹皮損傷會導致果實變苦。收獲山竹栽培后,7—12年開始結果。嫁接的,6年結果。
山竹壽命長達70年之久,但生長緩慢,從栽培到結果需要七、八年的時間,果實成熟期為5—10月,以8—10月產(chǎn)量較高。山竹樹高達10米,葉長橢圓形,厚革質,先端漸尖、全緣;花徑約5厘米,萼片4片,花瓣4片,肉質粉紅色;果實球形,直徑6—8厘米,深紫紅色果殼厚而韌,含單寧,可以入藥;果柄處有4片硬而內卷的大型革質萼片,果頂有星狀花紋,有4—8瓣不等。
山竹樹可長到7-25米高,樹冠為圓形或圓錐形,樹皮為黑褐色,樹皮汁液為黃色,至少需要5-6年才可結果,而大多數(shù)則需要8-10年。樹葉對生,長8-15厘米,為常綠厚葉,光澤皮革質感。花直徑2.5-5厘米,雄花或兩性花,兩性花生于嫩短枝的前端,1或2個。萼片及花瓣4枚,為肉質黃色雜有紅色和淡粉色。一朵花中雄蕊數(shù)量多,雌蕊一個,柱頭4-8裂。
山竹果實成熟后,果實為直徑4-8厘米的球形,表面光滑,肉質萼片及外果皮內層的柱頭殘存,果皮很厚且極為堅硬,需用刀才能切開。其果皮為黑紫色或粉紅色,很厚,味苦,一般不食用;果肉為白色,瓣狀,外觀頗似蒜瓣,可食用,味道濃郁,清涼甜美,口感柔和,有質感。
山竹需要生長在4 °C以上的環(huán)境中,否則植株無法成活。
品種分類
山竹分為油竹果、花竹果、和沙竹
油竹果身黑色。
花竹果把帶紅色、果面帶紅帶黑;
沙竹就是表面不光滑的那種,果面程淡黑色。
分布范圍
山竹,熱帶常綠喬木,原產(chǎn)于馬來群島中的巽他群島和摩鹿加群島,由于盛產(chǎn)于南洋熱帶地區(qū),有“熱帶果后”之稱。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榴蓮和山竹被視為“夫妻果”,故此相對于稱為“果王”的榴蓮而言,山竹就是“果后”。
是一種典型的熱帶水果,主要分布于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
栽植技術
山竹的種子是單性繁殖的,所以山竹的繁殖為無性繁殖。土壤和水分要求山竹對土壤的適應性廣,排水條件要求好,相對粘土,山竹更喜歡有機是豐富,ph值在5—6.5的砂壤。山竹在年降雨量2000—2500mm的熱帶雨林生長茂盛。最好的生長條件是溫暖、潮濕、無雨季的地區(qū)。
收獲山竹栽培后,7—12年開始結果。嫁接的,6年結果。
山竹的表皮開始轉紅表示其開始成熟。表皮從粉紅轉黑時是采收的季節(jié)。產(chǎn)量每顆樹的產(chǎn)量,從60個果開始,到22年以上樹齡的1800個果。
病蟲害雌黃病會引起引起樹枝和樹干流出黃色滲液,如假樹皮損傷會導致果實變苦。
洪山代理記賬-洪山公司注冊-洪山公司注銷-洪山注冊公司
- 產(chǎn)品規(guī)格:
- 洪山公司注冊
- 產(chǎn)品數(shù)量:
- 999
- 經(jīng)營模式:
- 服務型
- 執(zhí)照認證:
- 已認證
- 最近更新:
- 2025/4/17 11:16:30
- 經(jīng)營品牌:
- 斯瑞財稅
武漢燃點商務_服務_有限公司專業(yè)從事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公司變更、公司注銷、商標注冊及企業(yè)咨詢,主要咨詢內容涉及到工商、稅務_、財_務_、商標等方面。 一、工商注冊 1、新公司注冊,¥599元/單所在地:湖北武漢
武漢燃點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竹粉生產(chǎn)廠家供應商
- 產(chǎn)品規(guī)格:
- 25公斤
- 產(chǎn)品數(shù)量:
- 2565
- 經(jīng)營模式:
- 生產(chǎn)型
- 執(zhí)照認證:
- 已認證
- 最近更新:
- 2025/4/15 9:05:27
- 經(jīng)營品牌:
竹粉生產(chǎn)廠家供應商 【湖北博藍化工有限公司】 貓砂用竹粉,飼料用竹粉,造紙用竹粉,建筑材料用竹粉,涂料用竹粉, 水份:≤6% 灰份:≤2%¥1元/25公斤/紙板桶所在地:湖北武漢
湖北博藍化工有限公司
蒙山實驗臺-蒙山實驗臺-廣西實驗室家具定制
- 產(chǎn)品規(guī)格:
- 支持定制
- 產(chǎn)品數(shù)量:
- 9999
- 經(jīng)營模式:
- 生產(chǎn)型, 貿易型, 服務型
- 執(zhí)照認證:
- 已認證
- 最近更新:
- 2025/4/11 8:01:29
- 經(jīng)營品牌:
- 鴻嘉
蒙山實驗臺-蒙山實驗臺-廣西實驗室家具定制 pp實驗臺材質說明 整體防腐,美觀大方,便于拆裝,使用壽命一般情況下為¥0元/米所在地:廣西南寧
廣西南寧鴻嘉實驗室設備有限公司